更多 首页 作文大全 高中作文 初中作文 写事作文 写景作文 写人作文 写作范文 文化百科 作文范文 作文素材
分类:作文素材 / 作文范文 / 文化百科 / 写作范文 / 作文大全 / 即景作文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杂谈

文化杂谈


【荆州之最】改写历史的早始新世猴鸟鱼化石库的文化杂谈


2022-12-04 11:58:17 文化杂谈


【荆州之最】改写历史的松滋早始新世猴鸟鱼化石库 

文\张卫平

  编者按 据前段时间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家在《寻找人类远祖“从鱼到人”探源研究取得重要突破——科学家揭示有颌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报道称,中国科学家证实了人类是从鱼进化而来的。从鱼到人的演化过程,需要近5亿年的漫长阶段。中国科学院朱敏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的野外考察与研究,在“从鱼到人”的探源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揭示了有颌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那么,乍一看,这则新闻似乎与荆州无关。其实不然,人类的起源与演化既离不开“鱼”,也离不开猿与猴。这两样,都与荆州有关。科学家认为,在荆州松滋发现的5500万年前的“阿喀琉斯基猴”化石,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化石,可能是人与猿的共同祖先。

  发掘与研究表明,松滋不仅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灵长类代表阿喀琉斯基猴,还是候鸟、鱼化石的集中地,是世界上罕见的早始新世猴鸟鱼化石库。科学家通过对这些松滋化石的研究,可以“再现”古代地球生物链。

夕阳下的洈水摄影:杨松刚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鸣。

  松滋的山,在全国的范围来看可以说毫无特色,但是说到化石则是在全世界范围都是凤毛麟角的,即为世界古生物化石的大集群地,其古生物化石群,是新近发现的第三个早始新世特异埋藏群,在产出时代上较北美绿江组(Green River Formation)、德国梅瑟尔(Messed化石库(Fossil—lagerstatte)早700万年。

  松滋市是中国首批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原产地,主要分布在斯家场旗林村至王家桥镇龙王井村一带黑色页岩中。

  目前,在松滋已发现生物化石20多个门类、60余种。其中,龙王井村发现的“阿喀琉斯基猴”化石,距今约5500万年,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化石。这项发现被列入美国《探索》杂志2013全球100项重大科学新闻之一。

  特别重要的化石,还包括松滋鸟、江汉鱼、角石、貘、中华金龙鱼等。

  发掘与研究表明,松滋不仅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灵长类代表阿喀琉斯基猴,还是候鸟、鱼化石的集中地,是世界上罕见的早始新世猴鸟鱼化石库。既有我国南方已知鹤形目化石最早的记录黑档口松滋鸟,也有保存完好的江汉鱼化石群、中华金龙鱼化石。

  不仅如此,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相关数据显示,在松滋还发现了鬣蜥类、蝉、蜘蛛、白蚁、蚊子、蠕虫、古植物及其他多种鱼类化石。

  科学家通过对这些松滋化石的研究,可以“再现”古代地球生物链。

A.阿喀琉斯基猴:最古老灵长类生物

  石破天惊矣,掘岩见到奇猴,灵长类中称鼻祖;

  峰回路转焉,立论添来新证,里程碑上写松滋。 

  吴绪松先生的这副楹联,告诉我们,“阿喀琉斯基猴” 化石,是一具灵长目动物骨架化石。

  据科学技术测定,这个化石距今已有5500万年,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化石,于2002年发现于松滋市斯家场旗林村至王家桥龙王井村一带黑色页岩中,后被命名为“阿喀琉斯基猴”,意为“有脚后跟的古猴”,英文学名为Archicebus achilles。

  研究成果表明,“阿喀琉斯基猴” 化石比德国梅瑟尔的达尔文猴和美国怀俄明的假熊猴整整早了700万年。由于此前科学界发现的最早的类人猿化石来自4500万年前,而松滚的这一发现,将人类的历史向推前了1000万年。

  而且,阿喀琉斯基猴在灵长类的系统演化上与人类同属于一个大的支系,而达尔文猴和假熊猴则属于另外一个分支,是现生狐猴的远亲,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远。

  通过对阿喀琉斯基猴化石的研究,古生物学家首次获得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非常接近于类人猿和其它灵长类开始分异时的图景,在重建人类和灵长类的早期演化历程的研究方面,向前跨进了一大步,被誉为灵长类与古人类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研究员等人通过十多年的研究,将科研成果发表在英国权威学术期刊 《自然》杂志,并被列入美国《探索》杂志2013全球100项重大科学新闻之一。

“阿喀琉斯基猴”化石

  阿喀琉斯基猴化石的脚后跟骨头很特别,既短又宽,具有明显的类人猿特征,与人类的脚后跟有着共同点。短而宽的脚后跟,为人类直立行走奠定了生物学基础。因此,科学家把阿喀琉斯基猴视作与人类远祖最为相近的灵长类动物。

  阿喀琉斯基猴不但具有类人猿特征,还拥有跗猴的许多形态学特点。跗猴型动物,与类人猿是两个不同的灵长类类群。在灵长类演化进程中,阿喀琉斯基猴处在类人猿与跗猴 “分家”的起点。

  通过对阿喀琉斯基猴化石的研究,古生物学家首次获得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非常接近于类人猿和其它灵长类开始分异时的图景。

  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倪喜军博士的话来说,就是“在重建人类和灵长类的早期演化历程方面,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也就是说,大约在5500万年前,类人猿诞生了!

  从那以后,人类的祖先开始了独立的进化历程。

  根据科学家绘制的化石复原图,我们看到,这种古猴身长约7厘米,重量只有20~30克重,体积接近现代的小侏儒狐猴,可以放置于手掌之上。

  阿喀琉斯基猴还具有修长的四肢、尖小的牙齿和大眼窝,证明它善于跳跃和利用四肢走动、以昆虫为食并拥有良好的视力。阿喀琉斯基猴的眼睛比较大,与类人猿比较接近,没有夜间活动的眼镜猴大。由此推测,阿喀琉斯基猴是在白天活动,以捕食昆虫为生,兼具有眼镜猴和类人猿的生物特征。

  阿喀琉斯基猴与一般猴子不一样的是有着细长脚后跟骨头,形状比较接近类人猿,短小而宽,具有一定的弹跳能力,脚也具有抓握的能力,特别有意思的是它脚上的每个趾头都有指甲,居然与我们人类一样。

  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丹尼尔· 季博教授指出,阿喀琉斯基猴如此小的个体和它非常基干的系统演化位置,证明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包括眼镜猴、猕猴、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都是非常小的。

  这些特征充分说明,5500万年前人类原始祖先的脚及脚趾的生物学特征已经出现,解放出来的双手就能去捕食。

  这可能就是为以后类人猿走下树干、直立行走并最终演化为现代人类奠定了生物学基础,更为研究类人猿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生物模式证据。

B.中华金龙鱼:金龙鱼属新品种

  金龙鱼是一种名贵的观赏鱼类,属于骨舌鱼超目骨舌鱼目骨舌鱼科,比较喜欢水草茂盛的静水环境,一般游弋于表层水中,以鱼虾、昆虫、甲壳虫为食,也常跃出水面捕捉蜻蜓等昆虫。

  骨舌鱼类是真骨鱼中较古老的类群,现生骨舌鱼类除北美的舌齿鱼(Hiodon)以外,均分布于南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的淡水水域中,如南美的巨骨舌鱼(Arapaima)和骨舌鱼(银龙鱼,Osteoglossum),澳洲和东南亚的金龙鱼(Scleropages),非洲的异耳鱼(Heterotis)。

  松滋中华金龙鱼是远古金龙鱼化石中的一个新种类,距今已有5500万年的历史。早在2013年,松滋就已发掘出土了一具金龙鱼化石,但当时并未受到重视,至2017年才正式确定为“中华金龙鱼”。

  此前,远古金龙鱼化石有4个品种,分别为:美丽金龙鱼、丽纹金龙鱼、雷卡德金龙鱼和加迪尼金龙鱼。

  而在松滋发现的这条金龙鱼,与上述四种金龙鱼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一定区别,因此,古生物学家将其确定为金龙鱼属的一个新的品种——中华金龙鱼。

  在古生物的分类上,金龙鱼是骨舌鱼超目鱼类,为真骨鱼中较为古老的一种。骨舌鱼类是淡水鱼类,它的跨洋分布一直是动物地理学的未解之谜。

  至中始新世时,金龙鱼已作为不同类群生活于地球的不同大陆了。松滋中华金龙鱼化石的发现,为解开这一科学谜团带来了新的契机,为证明金龙鱼属(Scleropages)和骨舌鱼属(Osteoglossum)在始新世以前就已分化提供了直接的、充分的证据,对解释骨舌鱼类的跨洋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金龙鱼化石摄影:杨松刚

  “曾经群逐浪兼天,万古沧桑转瞬间。物换星移踪迹在,沙沉化石影班班。”邓焰如的这首《七绝﹒龙王井村鱼化石》,穿透了万古沧桑,让我们从物换星移中寻找到了中华金龙鱼那神秘的踪迹。C.黑档口松滋鸟:鹤形目化石最早记录 

  将翱翔魂梦,藏进四千五百万年,等谁人唤醒?

  用石化喙突,躲开八海九山个劫,把今古啄通。

  王一举的楹联,似乎唤醒了藏在四千五百万年历史中的黑垱口松滋鸟。

  1990年,在松滋王家桥镇黑档口发现了一种生活于始新世早期的物种——黑垱口松滋鸟。化石发现时,可见鸟体呈侧卧式埋藏于页岩内。

  科学研究表明,这是鹤形目化石的最早记录,距今已有4500万年的历史,是与秧鸡科最为接近的、已灭绝的中小型涉水禽类,其英文名为Songzia heidangkouensis。

  现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首批名录。

  从化石标本来看,松滋鸟除颈椎、背椎和部分前肢外,其余骨骼基本保存,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鸟鼻为全鼻型,鼻骨不向后伸,其下颌后关节突不发育;

  二是吻与颅骨关节之间没有弹性带;

  三是胫跗骨远端的骨质腱桥结节特别发育,附蹦骨较长,超过陉跗骨的三分之二;

  四是爪子较短,屈肌结节不发育。

  黑垱口松滋鸟化石的出土,为解释生命起源和生物演化提供了宝贵的证据。同时,松滋鸟化石的发现也为松滋古地理、古气候及古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研究价值。

D.江汉鱼:古生物化石中罕的“鲜活”

  江汉鱼化石主要产于灰色页岩及钙质页岩之中,是松滋原始鱼类的主要代表,英文学名为Jianghanichtlys Hubeiensis,距今已有3650-5300万年的历史,地质时代为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

  鱼类为种类繁多的水脊椎动物,经过数亿年的演化,在泥盆纪前鱼类就已经兴起并开始繁盛。早在宋代,松滋的江汉鱼就有所发现,并为当时人们所重视,在历史文献中也有明确的记载。

  江汉鱼化石代表鲤形目已灭绝的基干类群,是鲤形目研究以年来发现的第一个化石新科。

  江汉鱼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鱼头部较小,口上下颌有小而尖锐的牙齿,眼眶大,体形肥宽且短,成熟期鱼身长10~15cm,形态侧扁,纺锤形类似现代的鲫鱼,与现在的武昌鱼较为相似。

  从化石整体分析来看,可见相当清晰的鱼器官及骨骼,能看到的江汉鱼器官主要有:

  口、鼻、眼、鳃、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尾鳍、鱼鳞;可以看到的骨骼有:顶骨、额骨、眼骨、泪骨、脊椎、肋骨、细刺、齿骨。

  江汉鱼在整体上呈侧扁,卵圆形至长卵圆形,全长仅为6~8厘米。

  背鳍高高凸起,顶骨较小,额骨具有发达的侧脊。

  背鳍与腹鳍上下对称,尾柄及尾鳍较为短小,尾鳍深叉明显、对称,尾鳍上的鳍深叉十分明显。

  细刺最粗约为1.5~2毫米,其骨质磷酸盐化,脆而硬,鱼化石呈褐、浅褐、深褐色,半透明至微透明状。

  鱼鳞的鳞片较大,保留完整形状呈近圆形或蒲扇形,具有弧形的生长纹。

  如此“鲜活”的江汉鱼,在世界古生物化石中亦属罕见。

  

江汉鱼摄影:杨松刚

  江汉鱼化石的发现,对研究5300万年前我国地质时代的鱼类以及同时期人类原始祖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正如杨德峰的《七绝﹒鱼化石》所描绘的,“沧桑数百万年储,馈赠世间无字书。或许龙门遭点额,附身岩石永为鱼”。

摘自张卫平著荆州旅游之《山奇观》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荆州之最】改写历史的早始新世猴鸟鱼化石库的文化杂谈,您还可以浏览 作文素材 / 作文范文 / 文化百科 / 写作范文 / 作文大全 / 即景作文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作文大全     蜀ICP备2022007605号-3    www.techanat.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