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作文大全 高中作文 初中作文 写事作文 写景作文 写人作文 写作范文 文化百科 作文范文 作文素材
分类:作文素材 / 作文范文 / 文化百科 / 写作范文 / 作文大全 / 即景作文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杂谈

文化杂谈


方腊起义在剡县的文化杂谈


2022-12-04 11:58:17 文化杂谈


北宋末年,宋王朝为加强统治力量,不断扩大官僚阶层,扩充军队,致使官俸、军费激增,同时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辽、夏政权存在严重的矛盾。为苟且偷安,每年奉送大量财物进献北方贵族,屈辱求和。庞大的财政开支,使得北宋王朝陷入积贫积弱的境地,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为摆脱危机,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实行严酷的压榨,“古之刻剥之法,本朝皆备”。阶级矛盾日益激化,阶级关系尖锐对立。这种对立集中表现在土地问题上,地主阶级大肆兼并土地,东南地区尤为惊人,越州鉴湖灌田八千顷多为豪右所侵。失去土地的劳动者,被迫忍受剥削,加上“花石纲”之扰,乡野处处是“败屋萧条无壮息”的凄凉景象。残酷的压迫和剥削,逼得广大农民走投无路,只得起来造反。于是,宣和二年十月以方腊为首的起义爆发了,得到了人民的广泛响应。“皆假窃腊之名字,人人曰方腊来矣!所至瓦解。”义军迅速发展壮大,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年底前已先后攻克睦州、歙州、杭州等地,十二月进入衢州境内,攻取开化县。宣和三年正月,打下婺州州城、兰溪县;二月,进克处州。

同时,有“佛母”率领的一支起义军包围了越州,“欲以久困之”。只因出了叛徒,才没有打下州城。但这支部队得到了剡县起兵的仇道人的呼应。

仇道人,一作求道人,原名求日新,剡县人。作为“食菜事魔教”的首领之一,宋人方勺《清溪寇轨》中将其称作“魔贼”。乾道九年黄伦所撰《重修显应庙后记》记载:“宣和辛丑,皇朝升平既久,东南旷驰武备,睦寇啸聚云扰,蔓延旁境,魔党相应,惟剡县尤炽。” 《宋故黄府君(褒)墓志铭》亦云:“宣和辛丑,盗发青溪,嵊人相煽继变。”说明当时在求道人的带领下,剡县贫苦民众纷纷加入义军,勇敢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宣和三年二月,求道人所部攻克剡城,杀知县宋旅,后克新昌、上虞。三月,攻占东阳,起用方腊“永乐”年号。义军曾攻占义乌、武义、浦江、金华、仙居诸县,威震东南。

宋代地主豪绅的经济实力十分雄厚,凭借经济实力鱼肉人民,造成了“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的尖锐对立,故方腊起义始终是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他们,剡县也不例外。求道人率领的义军,力量发展很快,顺利攻破县城。这对于地主豪绅来说,不啻为一场灾难,为保全性命,有的纷纷逃离,有的组织团练抵抗。而义军对他们的打击是毫不手软的,这是夺取地方政权的必要步骤。

《剡西秦氏宗谱》记载:“讳兆,字天瑞,唐之公绪九世孙。由剡之秦高楼任临漳县知县,后改绍兴密推。缘梁求道等贼党蜂起,遂家会稽凤林乡。”唐代诗人秦系于开宝末避乱剡溪白石山下,植松百余,结松而处,览翠而乐,好于吟詠,是为剡西秦氏始祖。其九世孙秦兆,因求道人起义而自剡县迁去会稽凤林乡。剡人姚舜明,宣和三年婺州通判任上,方腊军攻打婺州城,姚曾召集流亡兵士近千人,据守义乌,使得义军受挫。又致书其叔祖姚仲兼,请其募集乡团清剿新昌前梁“玉清洞主”。姚舜明后因“平贼之功于时为冠”,除直秘阁,提点两浙刑狱。其一度欲告老还乡,称“丐闲营葺……为归老计”,但因家乡“剡中旧庐焚毁”,未能如愿。后自剡之永富乡故宅迁居妻张氏家乡诸暨,死后亦葬诸暨左溪。可见,站在起义军对立面的姚舜明,其在剡中的旧庐遭到起义军的焚毁,是可以想见的。求道人的义军攻打邻县新昌时,地方上有董公健率子弟聚里中万余人组织武装对抗义军。义军初战不利,遭“斩首千级”。不久董公健又被官军召为先锋“讨剡西贼”,义军抓住其自大轻敌的弱点,将其包围,董氏“势孤援绝”,惨败而自杀。

除了对地主豪绅的政治和军事打击外,方腊起义军在思想上也对用来维护朝廷统治的儒、道、佛“三教”进行反抗斗争。批判封建理学,揭露所谓“明天理、灭人欲”说教的虚伪性,对理学家鼓吹的“富贵由来自有天”的谬论进行了驳斥。方腊起义军每到一处,逢庙即烧。《古剡刘氏宗谱》存《重修惠安寺碑记》这样记载:“(鹿胎)山之阳,旧有法华台寺,宋大中祥符间改名惠安寺。遭睦寇兵燹之劫,埋丛棘中不复可识。”《惠安寺历修记略》言:“剡城鹿胎山有惠安寺者,自宋经睦寇蹂躏后,各久成废址。”当时位于鹿胎山麓的名刹惠安寺,被焚烧殆尽,只剩下一片废墟。县学孔庙、永富乡西镇庙(显应庙)亦毁于此时。农民军希望通过打击神权来反抗封建统治,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但是他们的方法比较简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在某些方面起了不好的作用。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之战略方面存在误判等原因,起义受到挫折。宣和三年四月,方腊在帮源洞被擒,起义主力遭受损失,但其“党类”,仍在东南各地继续坚持斗争。《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载:“方腊虽就擒,而支党散走浙东,贼势尚炽”。童贯派遣郭仲荀、刘光世、姚平仲等到浙东分路往讨,郭仲荀领兵至三界镇,遭到嵊县、新昌方腊“余党”的夹击,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五月姚平仲破求日新洞,求道人阵亡。之后官军逐步收复东阳、仙居等县,使得形势逆转,六月间大规模军事斗争宣告结束。虽然起义在朝廷与地主武装的联合围剿下最终失败,但这次起义的巨大影响和深远意义,不是统治者一时凭借武力所能消除的。

而起义对于剡县的影响,首先反映在人口和经济上。《嘉泰会稽志》言:“剡县屠戮焚荡尤酷”。《剡溪联桂周氏宗谱》有《宋故承节郎义夫公(周仁)墓志铭》记载:“宣和间,盗发清溪,习魔乘之,相延接嵊。君倡守计,募少年,多所杀获,而不居其功。贼平,而嵊境户口十存二三,府督输官如旧。或欲以没丁所应纳者责主丁补,君诣令曰:'疮痍之余,一丁尚不能纳,况倍取之耶!愿熟计之。’议遂寝。翟公参政帅粤,日访民疾苦于县,令以问君,君曰:'绢号和贾,今皆抑,纳宜少损其数,民可少甦。’令然之,闻之帅,帅闻之朝,而岁减其额,君子谓仁人之言也。”起义仅仅半年的时间,“嵊境户口十存二三”,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直接导致剡地人口的大量减员。同时,经济也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农民的人头税更难以输纳。经历方腊之变后,地方官吏仍想继续横征暴敛的想法,显然脱离实际。像墓志周仁这样的地主阶层都已经意识到,只有减少税额,给予农民休养生息,经济才有可能复苏,所以他的建言被有识之士视为“仁人之言”。但压迫与被压迫阶级之间存在的根本性矛盾,却始终无法调和。

其次,方腊起义摇撼了统治阶级在东南地区的统治,使得宋王朝甚为惊恐,对剡县地方也加强了管控。宣和三年七月,越州知州刘述古(刘韐)以“剡字两火一刀,有兵火象”为由,奏请改剡县为嵊县。“宋宣和三年,县遭睦寇,既平,增修城壁,周十二里。”又增修加固了嵊县城墙,以防兵祸。在县西南五十里长乐乡,设置了长乐寨,以加强防御。实际上,这一切并不能延缓北宋王朝的覆亡。

剡县因秦始皇挖剡坑泄王气而名,唐代爆发裘甫起义,继而北宋又发生响应方腊的求道人起义,可证旧志所云“两火一刀可以逃,剡为避灾之地”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景罢了。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主权者;只有人民能够成为真正的立法者;只有人民的意志才是政权的渊源。他们,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方腊起义在剡县的文化杂谈,您还可以浏览 作文素材 / 作文范文 / 文化百科 / 写作范文 / 作文大全 / 即景作文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作文大全     蜀ICP备2022007605号-3    www.techanat.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