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作文大全 高中作文 初中作文 写事作文 写景作文 写人作文 写作范文 文化百科 作文范文 作文素材
分类:作文素材 / 作文范文 / 文化百科 / 写作范文 / 作文大全 / 即景作文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杂谈

文化杂谈


1979年,贺子珍终于看到了北京,她与毛主席拍下最后一张“合影”的文化杂谈


2022-12-04 11:58:17 文化杂谈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7年,毛主席的妻子,怀有身孕的贺子珍决定离开延安前往上海。一来是想要治疗自身伤势,二来则是带有与毛主席赌气的成分。

此时正值战乱,毛主席自然不愿意让贺子珍冒险,多次写信进行挽留。而贺子珍却执意选择离开,在得知上海沦陷后,更是有了前往苏联的打算。

贺子珍

毛主席在此期间不断进行挽留,但仍然改变不了贺子珍的决心,她还是毅然踏上了前往苏联的飞机,这一去彻底葬送了和毛主席的婚姻。

直到1959年,两人才短暂地见了一面,这也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相见。看着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人,贺子珍泪流不止,不断地向毛主席诉说自己的懊悔。

物是人非,徒留彼此一生的遗憾。贺子珍当初为何要执意离开延安呢?她与毛主席的婚姻又是如何走向破灭的呢?

毛主席和贺子珍

井冈山上的第一位女红军

1927年10月7日,毛主席率领工农革命军正式踏上井冈山,“山大王”袁文才、王佐带着部下前来迎接。

毛主席正与两人握手之际,忽然瞥见迎接队伍中,竟有一位秀丽超群的女青年。

这名少女明眸皓齿,一头短发和干净整洁的长衫,无不彰显出她干练的知识分子气息。这样的一位女子,竟然会在绿林啸聚的山头之上,这让毛主席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袁文才见状哈哈一笑,向毛主席介绍道:“她是贺子珍,是永新县委的妇女部长,今年才18岁呢!”

毛主席听罢立即向贺子珍伸出了手,打趣道:“原来是党内同志!我还以为是哪位首领的'千金’呢!”

不久后,贺子珍作为井冈山上的第一位女红军,被调到毛主席身边担任秘书。

贺子珍在工作上是个干脆利落的战士,而在生活中却是个温柔文雅的姑娘,这样刚柔并济的性格让毛主席逐渐对她产生了好感。

同样的,毛主席潇洒俊逸的诗人气息,让贺子珍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爱恋之情。

贺子珍

袁文才、王佐、朱老总等人逐渐也发现了两人的“秘密”,开始频繁撮合两人,终于让情投意合的两人走到了一起。

1928年5月18日,在一众同志的欢呼声中,毛主席与贺子珍举行了婚礼。说是婚礼,可毛主席、贺子珍两人都十分节俭,并没有举办什么仪式,只在象山庵置办了几桌酒席了事。

贺子珍与毛主席有着共同的理想,又相互爱慕,因此两人的婚后生活十分幸福。在毛主席遭受李德等人的排挤之时,贺子珍始终陪在毛主席身边细心照料,从无半句怨言。

随着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主力被迫进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贺子珍也跟随中央休养连踏上了征程。长征之路何其艰险,而贺子珍以钢铁般的意志,咬牙坚持了下来。

贺子珍

1935年4月23日,中央休养连走到北盘江,在这里的一个小山村内修养。到了中午时分,天空中却突然响起了刺耳的飞机轰鸣声,朝着休养连袭来。

贺子珍立即组织伤员进行隐蔽,却突然发现一名伤员无助地躺在担架上,暴露在敌机的视野之中。她不顾自身安危,立即向这名伤员冲去,想要将其拖往隐蔽处。

然而敌机此时也俯冲了下来,对着地面一阵扫射和轰炸。

贺子珍没有丝毫地犹豫,立即扑在伤员身上,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掩护。一阵猛烈爆炸过后,贺子珍倒在了血泊之中,身下的伤员安然无恙。

贺子珍的警卫员迅速赶来,急忙将满身鲜血的贺子珍抬上担架,将她送到了后方医院。经过全身检查,贺子珍的体内有着足足十多枚弹片,伤势十分严重。

幸运的是,在医护人员的拼命抢救下,贺子珍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贺子珍醒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询问那名伤员的状况,得知其安然无恙后才松了一口气。

随后,贺子珍又嘱咐在场人员,一定不能将这件事告诉前线指挥的毛主席。然而此等大事如何能瞒得住主席呢,毛主席在得知妻子的事迹后,立即派军医为贺子珍控制伤势。

没过多久,风尘仆仆的毛主席就从前线赶了过来,一见到病床上的贺子珍便流下了泪水。

毛主席

他紧紧握住贺子珍的手,动情地说道:

“我绝不会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到目的地!”

在毛主席和医护人员们的细心照料下,贺子珍的身体奇迹般地好转了起来,在三个月后就可以拄杖行走了。

倔强的贺子珍说什么也不肯再让战士们抬着她走,而是与战友们一同携手艰难走完了长征之路。

贺子珍

从相识到相恋,再到长征路上的患难与共,毛主席与贺子珍是根据地的“模范夫妇”。谁也没想到,在稍微安全稳定的环境中,两人的婚姻反而产生了裂痕。

悔恨终生的分离

贺子珍性子很急,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和毛主席争吵。

毛主席整日为党内大小事务所忧虑,对这样的争吵感到身心俱疲,于是后来干脆搬到了另一个窑洞去住。

贺子珍十分好强,她眼看毛主席身上的责任越发繁重,而她却只能待在主席身边做一些简单工作。

这让贺子珍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严重不自信。于是她便有了暂时离开毛主席,提升自我的想法。

1937年10月,带着身孕的贺子珍不顾毛主席的再三劝阻,执意离开了延安。

她决定前往医疗水平较为发达的上海,一边治疗之前负伤未成功取出的弹片伤,一边提升自身知识水平。

但她行至西安时,得知上海已经沦陷,于是只能暂且在西安待下来。此时的毛主席仍没有放弃挽回贺子珍,不断给贺子珍写信劝她重返延安,但这些都没动摇贺子珍离去的念头。

贺子珍在苏联

得知前往苏联的一架飞机会途径西安,贺子珍便搭上了这趟飞机,开始了这趟让她后悔终生的旅行。

贺子珍抵达苏联后不久,毛主席就再次写信要求她返回延安,但贺子珍却坚决要在苏联学习并治疗两年,然后再重新回国。

还没等贺子珍从身处异国他乡新鲜感中走出,一个沉重的打击就扑面而来:由于她体内的弹片存在时间较长,已经与肉长在了一起,并不能取出来了。

既然无法取出弹片,贺子珍便进入了苏联东方大学中国班进修,希望能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马列理论水平。

1938年春天的一个上午,贺子珍在一位苏联教师的陪同下,有些忐忑地踏入了莫斯科莫尼诺国际儿童院的一个宿舍。在这里住着两个中国儿童见贺子珍进来,便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贺子珍看着眼前的两个孩子,有些局促地问道:“他们就是岸英、岸青吧!”

苏联教师点了点头,见三人气氛有些尴尬,忙向毛岸英、毛岸青解释道:“她是你们的贺妈妈——贺子珍!”

毛岸英和毛岸青虽然是第一次见到贺子珍,可对缺乏母爱陪伴的两人来说,这个“贺妈妈”无疑是自己在异国他乡唯一的亲人。

三人在短暂的尴尬过后,很快便亲密地攀谈起来。

在此之后,贺子珍每周都会去看望毛岸英与毛岸青,就像是亲生母亲一般给予他们温暖。不久后,贺子珍生下了一个男婴,为他取了一个苏联名“廖瓦”。

可惜的是,小廖瓦在几个月时突然患上了肺炎,不幸夭折了。这让贺子珍备受打击,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恍惚的状态。

好在毛岸英、毛岸青仍陪在她身边,不断抚慰着她的情绪。

小廖瓦夭折的消息传回国内,毛主席得知后同样十分难过。他虽然与贺子珍离婚,但为了照顾她的情绪,便决定将自己与贺子珍的女儿娇娇(李敏)送到贺子珍身边。

果然,娇娇的到来让贺子珍喜极而泣,很快便改变了她的精神状态。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其国内的物资环境骤然紧张了起来,贺子珍等人的生活同样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为了谋生,贺子珍一边进行工作,一边开荒种地。虽然生活环境很是艰难,但是好在有娇娇、毛岸英、岸青陪在身边,一家人倒也过得幸福。

1947年,毛主席委托前往苏联的王稼祥、蔡畅等人,找到了贺子珍和娇娇。贺子珍也没再留恋这个令她伤心的国度,在这年秋天带着娇娇、毛岸青一同回国,然后住在哈尔滨。

她时常找寻毛主席的消息,盼着能再见他一面。

最后一面

1959年7月9日,贺子珍的老战友曾志找到她,说要接她到庐山休养。贺子珍不曾多想,只以为是组织上的安排。

令她感到奇怪的是,来接她的一行人似乎并不愿多说什么,而且一路上也显得十分小心。

傍晚九点,贺子珍终于到达庐山上的宾馆,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了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贺子珍抬眼一看,瞬间愣住了,只见在房中坐着的正是毛主席!

贺子珍站在那里,愣愣地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爱人,眼泪顷刻间止不住地流淌。

她难以区分这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曾无数次幻想过这一幕,但当这一切真的发生时,贺子珍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毛主席的情绪也被触动,眼眶中蓄起了泪水,柔声说道:

“今天见面你只哭不说,以后见不到了,又想说了。”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贺子珍就哭得更加厉害了。

等到贺子珍的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毛主席递给她一杯茶,开始询问起她的身体情况以及在苏联的状况。

听完贺子珍的遭遇之后,毛主席神色怅然地叹道:“当时,你为什么一定要走呢?”

贺子珍听罢再次痛哭不止,哽咽着忏悔道:“都是我不好,那时我太不懂事了!”

见贺子珍哭的伤心,毛主席便开始转移话题,向贺子珍讲述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两人足足谈了一个多小时,毛主席才依依不舍地起身离去,谁知道这竟是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第二天,贺子珍就被工作人员送下了山,过度思念的贺子珍在不久后便病倒了。

虽然不在毛主席身边,可她却时时刻刻关注着毛主席的消息,每天做得最多的一件事便是听收音机、看报纸。

她经常呆呆地注视着房间里的毛主席画像,看着看着,便开始抹起眼泪来。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全国上下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这一噩耗传入贺子珍耳中时,她并没有哭泣,只是嘴里不断喃喃道:“主席身体不是一直很好吗?”

贺子珍在自己家中设起灵堂,抱着画像依依不舍地追忆着和毛主席曾经一同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1979年6月,已经70岁的贺子珍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当工作人员询问她有什么需求时,贺子珍略显忐忑地开口说道:“我想去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贺子珍在家人和工作人员陪同下坐上飞机前往北京。

贺子珍与女儿、外孙女

这也是她第一次来到北京,看着这个她与无数革命同胞共同奋斗而出的,散发着勃勃生机的首都,贺子珍的心中满是激动。

9月8日一早,贺子珍在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的陪伴之下,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前。由于两年前的一次中风,贺子珍只能坐在轮椅上,被李敏和孔令华推着前行。

战争和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痛,但她的精神依然十分良好。她将满头银发整整齐齐地梳在脑后,眼睛依然明亮有神,穿着一身朴素而整洁的衣裳。

一行人从北门进入毛主席纪念堂,迎面便是3米高的毛主席汉白玉坐像。贺子珍的手中紧紧捏着一条白手绢,目光深邃地凝望着栩栩如生的雕像。

随后贺子珍又看向女儿,神情有些激动。李敏、孔令华立刻明白过来,代替她向毛主席坐像献上了心形的花圈,左右的花圈缎带上分别写着:

“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短短的两行字,却是贺子珍日日夜夜一字一句仔细斟酌而出的。“战友”一词,则是对毛主席和贺子珍一生最好的概括。

孔令华与李敏一左一右站立在贺子珍身边,与毛主席的坐像来了一张合影,这也是贺子珍与毛主席的最后一张合影。

随后,李敏和孔令华推着贺子珍缓缓进入瞻仰厅。早在他们进入纪念馆之前,工作人员就对她做过工作,让她尽可能地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大声哭泣。

看着水晶棺中静静躺着的毛主席,贺子珍觉得他只是太累了,安详地睡着了而已。

可是冰冷透明的水晶,将外界的一切空气隔绝开来,同样隔绝了贺子珍的幻想,无时无刻不提醒着她一个残酷的事实。

为了遵守纪念馆的规定,贺子珍只能死死咬住白手绢,避免自己发出声响来。此情此景,惹得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默默垂泪。

为了避免年岁已高的贺子珍情绪失控,影响到她的身体状况,这次瞻仰活动很快便结束了。离开毛主席纪念堂后,贺子珍仍依恋地望着毛主席长眠之地,眼中始终饱含着泪花。

女儿李敏的安慰下,贺子珍的情绪逐渐安稳了下来,她心中的最大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

瞻仰结束后,贺子珍便被送到了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她在这里接受了很好的医疗条件。

在解开了内心积攒多年的心结后,贺子珍的精神状态明显变好,在北京安详生活了两年。

晚年贺子珍

1981年,尽管组织再三挽留,可贺子珍还是执意要回到自己定居多年的上海。儿孙绕膝的贺子珍,终于体会到了久违的幸福,在上海幸福地度过了人生的最后阶段。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病逝,享年75岁。她的葬礼上摆放着各中央领导送来的花圈。

这位从井冈山走出的坚强女革命战士、毛主席的忠诚战友,最终长眠在了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号室。留下的只有两个跟了她很久的皮箱,里面装着她常的衣物。

她看到了当初的革命成果,身为革命前辈的员,终是安了。


温馨提示:


本文收集了1979年,贺子珍终于看到了北京,她与毛主席拍下最后一张“合影”的文化杂谈,您还可以浏览 作文素材 / 作文范文 / 文化百科 / 写作范文 / 作文大全 / 即景作文 /
申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网友自主判断。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




作文大全     蜀ICP备2022007605号-3    www.techanat.com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com